“实验室”更新为“工作坊”

在阅读《创意写作教学——实用方法50例》的时候,首次听到工作坊(workshop)这个概念,有定义说

“工作坊(workshop)”一词 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中。在1960年代美国的劳伦斯.哈普林(Lawence Harplin)则是将“工作坊”的概念引用到都市计划之中 成为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立场、族群的人们思考、探讨、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甚至在争论都市计划或是对社区环境议题讨论时成为一种鼓励参与、创新、以及找出解决对策的手法。
一般而言,工作坊是以一名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10-20名左右的小团体在该名主讲人的指导之下,通过活动、讨论、短讲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

在我的理解里,工作坊其实即使类似于个人工作室的那种东西,不过这是以创意为导向,也可以叫做创意工作坊,让我偏爱的这个词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体现匠人精神,工作坊就像是以前的作坊里面,一群人在研究产品,不断打磨的一个地方,然后输出高品质的作品的一个地方,想想其实就很让人热血沸腾的,追求匠人的那种精神,也是我毕生的理想之一。

2、切合专业,在建筑院校,传统教学就是以工作坊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建筑的教育的起源来自于包豪斯,包豪斯那时候主张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学生会有两名导师,一个是教授传统理论的教师,还有一个就是教授手艺的师傅,没有班级,以工作坊为单位进行教学,严格贯彻动手与思考相结合的思想。

3、实现创意,之前的实验室,主要目的是用来进行各种实验的,例如wiki网站实验、个人网盘、个人图床等互联网方面的探索,实验结束之后,却很少输出成果,成果也是和其他人别无二样,目的性不强,产品也十分稀少,难以支撑个人兴趣,这次改名,其实也就是想把博客的主要功能或目的更进一步扩展。

最终期望

通过工作坊,将个人的艺术方面的兴趣发挥到极致,努力学习色彩、设计、制作方面的知识,输出超高品质的内容和作品。

bigfox

清醒的狐狸,喝醉着酒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实验室”更新为“工作坊”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