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的环境》

摘要:“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哈姆雷特”,我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个角度去深挖设计的最深处的感性。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对于设计的提升是意义重大的,通过研究人们的心理的感受确定适宜的尺寸,这在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影响巨大,建筑大师芦原义信在《东京的美学》和《外部空间设计》书中研究的环境与心理的关系堪称经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远,所以我想在芦原义信的空间美学去思索一些关于我钟爱的一块外部空间进行分析和解析。

关键词:文化心理   消极空间   时间与行为   气候与色彩

一、曲径通幽——中国人的“含蓄”

中国古人尤爱山水,很早之前从老子开始的“天人和一”与“顺其自然”,就已经将中国人与自然的距离拉的尤为的近了,在儒家经典名著《论语》中描绘的“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被士大夫们推崇久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传诵久矣,水墨之间山与云齐争天色,水与石静待雨临,意境含蓄深远,山水间的曲折自然是中国人亲密的,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偏爱“藏而不露”的含蓄内敛,在园林中的经典造园书籍《园冶》中也十分强调这路宜曲,忌直,“曲水流畅”更像是自然,总言一说就是,中国人爱曲,好自然的本性相呼应,小游园里面的稍微起伏的地形和曲折的小路,让我在一望枯燥无味的师大校园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二、热烈的石——西方的基础

西方文明的滥觞是爱琴海文明,其中影响更大的可能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希腊小国岛民,不像中国有着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崎岖壮阔的山峦,但他们用石头堆砌出了他们的文明观,雅典围城巍巍而立的帕特容神庙,壮美的柱式和比例关系,无一不体现着人的智慧和对自然的对抗,闪耀着征服自然,强调人本体的自信和勇气,西方的无论是建筑还是道路都讲究的是秩序,也有无秩序的,“在欧洲,尤其是南欧这样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潮湿的地区,只有用石块层叠垒切的厚重墙壁,才是住宅的最基本要素”,石头是可塑的,但也是不可塑造的,在东方石以怪,自然为美,西方偏爱雕刻石块,人为去改造石头,石头的坚硬,没有木的弹性,这也注定了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但“条条大路通罗马”,相比于中国人的含蓄,西方更加直接坦然,这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的。

三、色彩气候——生长的美丽

在《城市色彩》这本本书里面,作者选取了很多城市来介绍它的城市色彩特点,尽管书中的论述不一定全对,但是其中一线很重要的思路给了我启发,作者在在书中将城市色彩和地理位置相联系在一起,例如为什么埃及的主色调是黄色和比较干枯的色彩,这其中就和他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范围,呈下沉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虽然临海,但是东部有埃塞俄比亚高原阻挡海上湿润的气流进入,使其更加干旱连绵,作者除了论述埃及气候,还将选取的城市的经纬度都标注出来了,在讨论城市色彩的时候结合了太阳高度和区域文化论述,我选的地块位于南昌郊外江西师大瑶湖校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有着明显的气温变化,这个气候条件让所选地块更加显得迷人,它能在春天为了献上清淡的花香,为夏天给你短暂的阴凉,在秋天给你落叶的枯黄,在冬天给你落雨的轻响。

在小地块空间是一个连续的色彩变化过程,设定在秋冬季在惟义楼和图书馆的大楼给种植的是银杏,是一片金黄色,但进入游园空间,首先会经过入口树林,一片绿色扑面而来,经过隧道般的绿洞,然后会有游园大门,两棵大树为书相依而成,浑然天然,院内有阳红色的树叶,常绿的草丛,有而在游园出口(按照我们经常走的路线来看),会有一排玫瑰花,微黄的花瓣最后进入视野,游园过程算是结束。

颜色有着连续的序列和想对于的表达形式,让色彩潜移默化融入行走过程中,富有韵律和跳整体色彩朴实无华,但却静静共同传递着生命的力量。

植物丰富——至少和其他道路上的风景相比,但排列并不怎么有序,植物的序列很有统一性,我划定的空间范围不只是方正的游园,其实还包括这进入空间的小树林,小树林是点睛之笔,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被忽视,植物种植体现在最空间和林冠线上,在游园,有着尺度不同的植物,有高大的乔木,也有一些3米左右的小灌木,也有着1米左右的草丛,丛植的树木连成的是一个大整体,也有用植物分切的空间,小巧有致。

四、时间与行为——巧妙的联系‘

因为我们是在大学里面,所以每天会有着上课的要求,在上实验楼的课时,必然要通过游园,通过游园的人很多,甚至可以说是拥挤,并不是没有其他路可以走,但为什么都集中在这一条路上?因为它提供的距离是最近的,我们上课时,一般都是压着时间过去的,比如8点钟的课,一般大学生是7点左右起床,然后起床洗漱,大概忙碌一番,从食堂到教室,大概就剩下30分钟而已,为了不迟到,只能去选择最短的距离,所以这条路成了必要,所以利用效率最高的道路就是通往实验大楼的那一条,

谈论空间不能离开时间的影响,行为随着时间点发生变化,像我为什么喜欢走那条道路,我选择的时间点比较好,像早晨7点半左右,处于太阳刚刚升起,有点阳光,但又不是很刺眼,是极为舒适的,在夏天和冬天有着不同的感觉,但都是清因为我们上课时间的限制,所以运用的是时间点是固定的,比如作为一名城规人,一般是清晨和中午、傍晚、夜晚会使用这条路,夏天的时候很热,但时间点固定的原因,还有就是游园道路距离很短,顶多在中午会比较难受,其他都是比较积极的好的反应。有着日出也有着日落,搭配时间来看,可能这块地方正好是和天地能够完全交流的地方,树木慢慢生长。

行为联系,窄窄的道路发生了许多联系,一条路的宽度大概是2米,甚至更少,允许三个人并行,但并行也就意味着后面的人无法走到前面,所以这时候故事也就发生了,假如有超过四个人在路上行走,那必定会有着前行和后行的差别,距离会保持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所以,也至于太挤,缺乏停留空间,只有行走的行为。擦肩而过发生的联系很少,一般的学生可能只是把这个空间当做一条比较好的道路来看,不会深思太多,因为这个游园给于他们的印象实在是太少了,有一个停留坐凳,但却是十分的脏和破碎的石凳,也许会有人坐一坐,但然后就没有了,缺乏真正能让人印象深刻的活动和联系

积极的空间是大家停留的机遇,在炎热的太阳下比较喜欢的大家比较欣赏空间可能是进入空间的小树林,因为天气的原因,夏天炎热的太阳下,基本没有谁会想着在太阳底下多停留一分钟,作为游园,有凳子,但凳子那块地方竟然没有树荫,这让人无法在夏天过多给它时间讲述故事,只有刚进去的林洞可能有些遮阴作用,但是它是在道路上,遮阴效果等于零

总之,其虽然可能有很多不完美,但是还是不能让我忽视她的优点,也许其他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个好空间,但我很喜欢她的美丽,静静在哪里,那条路走过去的时候,心情就会慢慢变的舒畅,我通过学习环境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到心理原来和设计有这么密切的联系,能够发掘活的设计交互方式这将对我的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入安静的败落和生长的开始,处于这个环境才会了解原来是这么自然,感叹生命的美妙。

bigfox

清醒的狐狸,喝醉着酒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生长的环境》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