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城道路系统布局演变特征 ——以时代论述方式了解道路规划变化》

《中国古代都城道路系统布局演变特征 ——以时代论述方式了解道路规划变化》

导言: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问题也渐渐显现,私家车的的猛增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城市道路拥堵,给出行居民带来了巨大的不便,虽然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但却陷入缺乏特色的怪圈,每个城市都有他们的CBD,都是高楼林立,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但在这样的城市真的是中国自己的东西吗?我国第一代建筑师们接受了西方巴黎美院教学体系的教育,拥有了纯正的西方古典建筑知识,他们天赋异禀,格外勤奋,这一群建筑师们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民族感强烈,以梁思成为代表,作为一个建筑师,其实他设计建造的房子与其他几位——杨廷宝、赵深、杨植等,显得特别稀少,但在古建筑保护一块,无人能出其右,他在不断强调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为民族特色不断发声,在北京古城墙被拆除的时候痛哭,但也无法挽留住中国最珍贵的那样一批历史遗产,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不断模仿西式,慢慢丧失了自身的民族特性,中国古代都城道路——中轴线对称是中国都城建设的精华,现对发展沿袭进行讨论和思考,希望能从中吸收经验,为城市道路谋求一片属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农业经济深刻影响规划思想

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一直未能出土类似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文字记载。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斟鄩河南洛阳偃师夏都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   。都邑主干道网位于宫殿区的外围。已发现的四条大路垂直相交,略呈井字形,显现出方正规矩的布局。保存最好的宫殿区东侧大路已知长度近700米。大路一般宽10余米,最宽处达20米。这几条大道的使用时间均较长,由二里头文化早期沿用至最晚期。这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网,此时出现的道路布局主要是为了满足日常出现的需要,但在商朝就有了一定的变化,其中偃师尸乡沟商城开创了我国历代都城有多重城墙和宫城居中的先河,中轴线布局的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宫城居中,另外殷墟是我国第一座有文献记载和出土文字印证,并被考古挖掘证实的都城,王宫的基址有一定布局,成组排列,建筑轴线与磁针方向北偏东5度左右,可见当时已经注意朝向和日照。居民区居住布局这时已经适合日照,并且初步将都城功能进行了布局,围绕宫城渐渐成集聚,道路也渐渐规范起来。

直到周朝周“礼制”与《考工记·匠人营国》出现,这才使都城道路有了规范,“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人是以农立国的,所以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上也打下了烙印,很典型的例子:“国中九经九纬”以及更次一级的经纬道路,就像田中的阡陌一样把城市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井”字,组合成方格网平面。再从“市朝一夫”看,井田的基本单位就是“夫”,一农夫所受之一百亩耕地,在这种规划理念下,是都城整体布局较为规整,也能与周朝所推崇的“礼制”相契合,封建礼制是影响都城道路布局深远。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实力渐渐增强,秦王嬴政最后经过多年战争终于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统一度量衡,定都咸阳,咸阳的整体空间布局主要体现了象天思想,模仿日月星河,气势庞大,主要在建在阿房宫这一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中强,另外封建专制的建立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为突出君权的神圣,都城布局也特别强调了皇宫的独一无二,为中轴线的进一步发展做好铺垫。

到汉朝,西汉初年,因为经过八年楚汉争霸,经济凋零,所以都城建立在咸阳的基础上,把。离宫扩建为长乐宫,做为王宫,建长安城,通城门的大道由三条并列的道路组成290门道宽度大致相同,中间应为驰道,为帝王专行道路,中间宽约20米,总宽约47米。街道都是南北向与东西向直交的,但基本特点仍然没有改变,布局规整,像井田布局,农业经济把其深深刻在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骨子里。

二、曹魏邺城开“轴线布局”之先

东汉定都洛阳,较西汉长安规模小了很多,东汉末年在董卓时,洛阳受到很大的破坏,主要宫殿均已经被烧毁。而曹操通过渭水之战战胜袁绍,统一北方,曹操称魏公都于邺城,期间实行屯田制,使北方经济得到明显恢复,邺城开创了都城规划严整布局的先例,在邺城将宫城后移,城市中间有一条通向东西的主要城门的干道,将城市分成两半,北半部为统治阶级专用区,正中为宫城,其中布置了一组举行封建典礼的宫殿建筑和广场,东部宫殿部署区布局按照 “前朝后寝”的制度规划。

邺城的建造是划时代的,城市有明确的分区,不像汉长安和洛阳城与坊里相参,或为坊里所包围。整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从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都城布局影响巨大。

三、千古绝代隋唐长安城

三国最后,经过东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之后,隋朝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时代,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随后于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灭北周统一全国后,在长安建城  。命宇文凯开始规划建设大兴城,大兴城也既唐长安城,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当时中国城市的典范,长安城(外郭城)开十二座城门,南面正中为明德门,东西分别为启夏门和安化门;东面正中为春明门,南北分别为延兴门和通化门;西面正中为金光门,南北分别为延平门和开远门;北面的中段和东段分别与宫城北墙和大明宫南墙重合,西段中为景耀门,东西分别为芳林门和光化门。除正门明德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据实测,明德门址东西广55.5米,南北长17.5米,每个门道宽5米。特别是明德们内的南北大街朱雀大街更是宽达150米至155米。其他的不通城门的大街宽度也普遍在35米至65米之间,而顺城街宽20米到25米。城有三座主要的宫殿,分别是太极宫(隋称大兴宫)、大明宫和兴庆宫,称为“三大内”。其中“大内”就是宫城中的太极宫,是隋朝和初唐时期的皇帝居所和朝会之地。太极宫东西宽1285米,南北长1492米,面积约1.92平方公里。宫内由南向北分为前朝、后寝和苑囿三块区域。外郭城内有南北向大街8条,东西向大街14条。街道的两侧都设排水沟,并种植榆、槐等行道树。其中通往南三门和连接东西六门的六条大街是主干道,宽度大都在百米以上。最宽的朱雀大街达155米,是城市的南北中轴线,以之为分界,城东属于万年县,城西属于长安县。

纵横交错的道路将外郭城分作了110坊(隋称“里”)。各坊面积不一,南北长在500-838米之间,东西宽在550-1125米之间。每座坊的四周都筑有围墙,大坊一般开四门,内设十字街,小坊则开东西二门,设一横街,街宽都在15米左右。根据考古发掘了解,十字街将一坊分为四区,在每一区内都还有一小十字巷,把整座坊分成十六个小块,分布着民宅、官邸、寺院和道观等。各坊均采取封闭式管理,坊门有卫兵把守,晚间会实行宵禁,其中著名的里坊有亲城坊。从实测结果不难看出,尽管朱雀街以西5条南北街的宽度均比以东的5条街略窄,但应该承认,在略去建筑施工上的误差以及地形地势的影响,仍基本上保持了东西对称的格局。另一方面,隋初在设计大兴城时,东、西、南、北均各开三门,在全城南北向街道中。通向南墙城门的三条街道都要宽些。启夏门街与安化门街宽度大体相当。外郭城墙内侧四面的顺城街都窄,大体在20米一25米左右。这样设计既保持了东西对称布局的特征,同时也符合城市交通的需要。东西向的14条街道也是同样布设,通向东西城门的街道比较宽,其中皇城南面的横街直通春明门(东墙中门)、金光门(西墙中门),宽达120米。这些街道在城内纵横交错,排列整齐,将居民区划分成大小不等的里坊。

因为街道宽窄不一,排列在街道两侧的里坊也就大小不等。宫城两侧的里坊大体东西宽955米,南北长588米;皇城两侧的里坊大致东西宽955米,南北长808米;朱雀门街东西两侧第一列各9坊东西宽514米,南北长477米;第二列各9坊东西宽661米,南北长477米,三至五列里坊东西宽955米,南北长477米;共五组大小不同的里坊。整个城市以宫城、皇城、朱雀门街为正中,东西两侧里坊不仅两两对称,而且排列整齐。白居易曾写诗形容“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非常贴切。这种描述在唐代诗文中多有反映。

唐长安城继承和发展了前代都城市民居住区按坊里划分的制度,在外郭城中列置诸坊,作为都城百万人口住宅的分布区,这种坊里布局及结构严密而整齐。

里坊是当时一项开创性措施,规范了都城居民生活时间,也为都城内部军事防御条件提供了便捷,隋大兴唐长安城总体上是中轴对称的格局,设计时参考了邺城和建康城的布局。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附会《易经》中“乾卦六爻”的说法,根据龙首原分为六条岗地的特点,安排了功能不同的建筑。此外,在城市的边缘规划了园林区,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成为民众的游览场所,是中国古代城市史上的一大创举。但此时唐朝国力强盛,为体现新朝浩大的盛况,在都城的布局大量采用大尺度,比如朱雀大街,完全是为显示帝王的神圣,皇权高于一切,完全超出了实际功能的需要,经常发生在道路上掘土筑或私自种植的事件,政府不得不三令五申地加以禁止。同时坊的建造数也超过实际人口需求,导致西南角荒凉,宇文凯在陪都洛阳城的营建考虑到这一问题,所以洛阳城尺度更加宜人。

四、东京的清明上河繁景

宋朝定都东京,当时宋朝,东京为中国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繁华的世界大都会,而显赫于世。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北宋东京在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都城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打破唐朝以来的坊市制度让其经济迅速发展,商业的活跃和街市的繁荣是其公认的特色之一。

五、都城集大成者——明清北京城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元大都是建立在金朝都城的,道路规划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道路多东西向,南部密集,北部稀疏,其实这是结合元朝游牧民族特点,他们驻军在北部,另外元大都有一个特点,皇宫并不在都城中心点,而是总体往南移,依然保持着中轴线对称,,但中轴线的宽度却不像唐朝朱雀大街一样失衡,而是采用一种适宜的尺度,后明朝也基本延续了元大都的总体布局。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  ,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应天府,或称京师,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留都。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今南京),并改名应天府。三月,改集庆路名为应天府。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建为南京。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至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的25年间,应天府为明朝的京师。南京明城墙高坚甲于海内,据岗垄之脊,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其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宫城的布局更是典型,为明北京城的建造提供的参考。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清朝统治者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并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但是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到封建社会晚期,都城的总体布局基本定型,进行总结合升华,礼制文化和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封建王朝也慢慢走向衰弱。

结语

都城道路规划思想受农业经济影响深远,《周礼·考工记》是中国都城规划的第一部规范,阡陌交通其实是农业布局在城市的一种体现,这是古代道路布局严整的深层原因,另外都城道路是布局始终围绕封建礼制,皇权至上也注定了,中轴线布局的必然出现,正如众星捧月,必然会出现集聚趋势,另外不可忽略中国朝代建立者的身份性特点,比如元朝游牧民族有游牧习惯,都城布局北部驻扎军队,也让元大都道路呈南密北疏的状况,这也一定程度反映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说不尽的中国古代史,道不尽的古人智慧,希望我们能继承发展中国文化,为中国城市规划需求特色的发展道路!

 

bigfox

清醒的狐狸,喝醉着酒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古代都城道路系统布局演变特征 ——以时代论述方式了解道路规划变化》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