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作业:近现代建筑师 杨廷宝

[关键词]: 严谨 融贯中西 风骨 才华横溢

前言:

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最为杰出的一批代表,如范文照、杨廷宝、梁思成、童离、陈植等,都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学院。他们在归国之后,积极活跃在建筑设计、建筑研究、建筑教育以及建筑管理等诸多领域,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内容,对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奠基和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杨廷宝是其中最为闪耀的的一颗星,其在南京的主持的建造的建筑数量繁多杨廷宝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之中,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杨廷宝在南京的手笔可谓到处都是:中央医院、中央体育场、中山陵音乐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国际联欢社、大华大戏院、宋子文公馆、孙科公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说,大到恢弘的公共建筑,小到私人宅邸,说民国时期的半个南京城都是杨廷宝所打造的,一点儿都不为过。在本文章中将会重点介绍杨廷宝的辉煌过去和其身上优秀指导学习的品格。

“中国小分队”

动后期清政府派遣学生出洋留学。20世纪初期,中国赴海外求学现代建筑的留学生已经多达百余人,他们的足迹遍布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比利时、美国以及日本等国。这些留学生多经层层选拔,且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因而很快成为众多海外留学生中的佼佼者,其中有部分人继续完成了硕士课程的学习。相较于同时期在美国以及其他各地留学的中国建筑学生,前往宾大的中国留学生最多。根据宾大建筑档案馆仍然保留的学籍成绩单。

1918年至1 937年间,宾大艺术学院共招收了26位华裔学生o,其中1 7人从该校毕业并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表1)。这批华裔学生并非全都来自中国大陆,其中大约2—3名可能是美籍或墨西哥籍华人,如Chang Thomas J.,Thomas Liang Poo—ho(梁宝和)4。,同时还有2~3名虽然来自中国国内,如ZooYih—yi,Chang Hang T.,Loh Cheng—shan等,由于缺乏后续资料,并且在离开宾大后也可能并未返还中国,或者不再从事建筑专业,因此难以考证。同时,也有诸如黄耀伟、李扬安,虽然出生并成长于海外,但在毕业后来到上海工作。在中国留学生中,有两名是女性,她们是林徽因与孙熙明,而且分别与同去的梁思成、赵深结为连理,传为佳话。但是也并非所有的学生都顺利地完成了他们的学业,例如方来在就学一年后就不幸病逝,孙熙明在入学不到一年后,与丈夫赵深回到国内。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转学他校,例如梁衍转至耶鲁大学,萨本远、Chang Hang T.转至麻省理工学院,因而未获宾大学位。同时也有数名学生后来真正从事的可能是结构专业而非建筑专业4,因此,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真正留下影响的,大约有朱彬、范文照、赵深、杨廷宝、陈植、李扬安、卢树森、梁思成、林徽音、谭垣、童寓、吴景奇、过元熙、梁衍、王华彬、哈雄文等十几人。在宾大学习期间,他们正好碰到宾大教育的顶峰时期,遇到了最好的老师保罗·克瑞(Paul·P·Cret),跟着他学习布扎(Beaux-Arts)的建筑体系,接受了最好的建筑教育。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宾大建筑专业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在当时的宾大艺术学院里必定引人注目,自然形成了一种特殊群体。这一群体在宾大时期给人所留下的印象,主要体现于陈植所提供的回忆。在一篇纪念杨廷宝、童寯的文章中,陈植曾经提到当时在美国学生中流传的“中国小分队”(The Chinese Contingent),并称“这些中国人真棒”(Damn clever these Chinese)。

另一可资参考的材料则来自于宾大档案馆,在那里仍然保留着一封当时的档案馆馆长给费慰梅(Wilma J. Fairbank)的回复信件。信中提到一位同时期的美国学生罗奇(F. Spencer Roach),他称这些来自中国的庚款学生非常“优越”(upper class),与来自北美的那种只知道贷款买豪车的华裔学生并不往来,并且在美国学生中更受欢迎。特别是陈植与林徽因,他们开朗、乐观的精神感染着每个人,除学习建筑外,陈植还是宾大合唱团(Glee Club)的成员,在宾大中国留学生俱乐部的活动中表现突出。然而,有关中国留学生在宾大的优异表现,需要从其在学业上的表现,以及具体的内容进行佐证。

1928年,童寯在亚瑟·布鲁克奖(Arthur Spayd Brooke Prize)竞赛,也就是由纽约布扎设计学院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这次竞赛共收到了全美建筑专业学生提交的近300件设计作品,来自宾大的建筑学生获得了17块奖牌中的5块,其中有4块来自于二等奖(一共有13人获得二等奖),而童寯则获得了宾大唯一的一等奖。这次竞赛的要求是在一块250 ft(76.2 m)临街长度、30 ft(9.14 m)深的长方形地块上建设一座新教教堂。在所有提交的方案中,童寯所做的设计最为细密,图纸表现最为精致,在所有参赛的学生中表现最为突出。

1928年,童寯在亚瑟·布鲁克奖(Arthur Spayd Brooke Prize)竞赛,也就是由纽约布扎设计学院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这次竞赛共收到了全美建筑专业学生提交的近300件设计作品,来自宾大的建筑学生获得了17块奖牌中的5块,其中有4块来自于二等奖(一共有13人获得二等奖),而童寯则获得了宾大唯一的一等奖。这次竞赛的要求是在一块250 ft(76.2 m)临街长度、30 ft(9.14 m)深的长方形地块上建设一座新教教堂。在所有提交的方案中,童寯所做的设计最为细密,图纸表现最为精致,在所有参赛的学生中表现最为突出。中国留学生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杨廷宝。在被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的毕业典礼上,时年23岁的杨廷宝被学院院长莱尔德称为学院最出色的学生之一。在短短三年的本科阶段中,杨廷宝在布扎设计学院的建筑设计中数次获奖,其中包括1923年赫克尔奖二等奖(Samuel Huckel Jr. Prize)、1924年市政艺术奖(the Municipal Art Prize)二等奖、1924年艾默生奖(the Emerson Prize)一等奖,另外还获得1924—1925年沃伦奖一等奖(Warren Prize),1925年亨利·亚当奖二等奖。正是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团体中中国第一代建筑师能够不断开创辉煌,并以优秀为习惯,为国争光。

“才华横溢”

1915年,14岁的杨廷宝跨入了“清华”这所后来的全国最高学府。由于廷宝成绩突出,尤其是外语成绩很优秀,所以他连跳两级进入清华三年级。与比他早入学的闻一多在一个班里。古老的清华人才荟萃,在这里由于接受了西式教育,清华留美预科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留学生,后来多成为中国的著名学者,如科学家钱三强,华罗庚,文学家闻一多,社会学家费孝通,建筑学家梁思成,杨廷宝,童寯…在校期间,因为有共同的爱好——绘画,他就和闻一多成了要好的伙伴。闻一多很有才气,也善于绘画,曾夺得清华全年级图画冠军,他也很活跃,在校担任《清华周刊》编委和《清华学报》编辑,后来他邀请杨廷宝担任这些刊物的美术策划工作。在此期间,他们除共同为校报设计版面外,常利用闲暇时光出外写生。少年时代的杨廷宝已经在中国画和书法上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在清华与闻一多的共同切磋,加上美籍女教师斯达(Florence.Star)教授的铅笔素描、水彩两门课,则使杨廷宝对空间、色彩有了新的认识,——清华期间的美术学习为他将来在宾大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选择建筑少年杨廷宝是怎样走上学习建筑这条路的呢?——当年,正值清华建造大礼堂,它是由美国人墨菲(Henry.Murphy)设计的,并且由刚刚从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毕业的庄俊监造,他工作的地方就在在清华工字厅里。杨廷宝常到庄俊那儿去看他画图,也工地上了解了打桩、基础等工程知识。即将毕业的他又去拜访了庄俊,得知建筑这门专业包括应用科学和应用美术。杨廷宝对此很有兴趣,因为他本来想学机械或是美术,建筑既然是两方面的结合,那就最合适自己了。就这样,杨廷宝下定决心要学建筑。对于他的决定,同学们也很赞同,只有美术老师斯达觉得很可惜,她原本很希望廷宝能到美国去攻读美术,将来成为大画家。后来杨廷宝于留学期间,曾经不远千里,专程去看望了那位很欣赏他艺术天赋的老师。在宾大,杨廷宝是个品学皆优的中国留学生,1921年他入学后不久就直接插班二年级,用两年半的时间就修完了四年的学分,在1924年2月被授予学士学位,当时美国当地的报纸《费城晚报》还为此发布了一条消息,题目是《中国学生获得宾大殊荣——杨廷宝不到三年就完成了建筑课程》。随后他又用一年拿到了硕士学位。

杨廷宝在校期间还参加了多次设计竞赛并获得两块金牌,多块铜牌。在全美建筑系学生设计竞赛中,杨廷宝获1924年爱默生奖竞赛一等(Emerson Price Competition),设计的是教堂内一座巨大的柱式屏风,分层分格,布满了精美的雕塑。同年又授予市政艺术协会奖竞赛(Municipal Art Society Competition)一等奖,这是一座大型综合性商场,体形稳健,层次分明,濒河有船只停泊。以上两个作品被美国1927年出版的《建筑设计习作》一书选载,这是一本欧美建筑系大学生的参考书,中国留学生中唯有杨廷宝的作品入选。杨廷宝以出类拔萃的设计才能,为中华民族争了光,杨先生不仅是在设计这一块天赋异禀,并且具有强烈的民族感,不给中国人丢脸,还要为中国人争光!

“实践是建筑设计的基本”

实践是建筑设计的基本,是建筑教育的重要环节。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学习,不断地总结和提炼,在于和建筑师职业基本训练相结合。杨廷宝先生 82 岁谢世,过早离开了世界。他一生最可贵的经验,是创作建筑。做出优秀的精品,造福于后代是他追求的宗旨。从职业的行为来剖析,他从事建筑设计工作长达 50 年之久,不论毕业后在保尔·克芮老师身边的工程设计,那是追求建筑本身的设计,艺术造型设计,还是 30 年代的实践,抑或战争年代,他都从未停止过他的职业活动。基泰工程司的建筑活动起始于天津、沈阳,尔后至上海、南京一带,甚至重庆等地,都在政治活动中心和较发达经济地区。 40 年代开始他的建筑教育活动,先是兼职,后是专职。在四川重庆沙坪坝,在艰难困苦年代里,他坚持了教学活动,他和童寯、刘敦桢等先生,特别在鲍鼎先生的主持下形成了建筑教育的兴盛期,我们称“沙坪坝时期”,出了一批优秀的建筑人才。他勤于动手、勤于实践的精神在一代建筑师的培养中被视为典范。一种踏实、务实的作风,不空谈,十分强调建筑的功能和适用是实践的最重要的标准。他绝不是画几张图以自我陶醉为目的,而是杨廷宝在实践活动中重视设计的技巧和技法,也就是战略和战术的关系,二者互动,互为因果。他对我说:“你喜欢抄图是好的,那是从图到图,但观察实物,对起号来那才更加重要。”他对实践也是批判的态度,他常进图书馆看书和杂志,他对我说:“不要被杂志上那新奇古怪的东西所迷惑,杂志上有的编辑总喜欢登载一些有剌激、新奇的建筑形式。”他还说:“城市大量的建筑和群体是普通的、普遍的。我们着眼点不只是几幢标志性的,更要看到面广量大的住宅及其群体。新奇的、时髦的有时是一种误导。”勇于探索,是值得鼓励,但寻求其普遍性,那更难能而可贵,从他实践的一生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整体和本体”的建筑观,建筑越过朴实其实越是建筑,建筑最主要的还是为了人的功能需求,强调实际的使用状况,杨老在那时就已经提出如此深刻的观点实在难得,不愧为建筑大师!

“把握”和“控制”

他十分注重经济和造价,满足了当时教学的需求。我们讲国情、省情的地区建筑,最大限度地想到经济投入的程度,他的“把握”和“控制”是十分得体的。从建筑的修建来说,还有着时间、空间的因素和地区工程技术的水平。国情有地区的差异、有社会和经济的状况、有地段的特点、有建筑的性质和实施的可能。地区主义的核心,那就是制宜,我看没有比因时因地制宜更重要的事。再有就是建筑文化的上层建筑,杨廷宝说:“时间的协调将建筑永远融和在大自然和城市之中。”南京中山陵音乐台的设计,造价是十分有限的,他利用地形,周围回廊的花坛,他用了经济适用的斩假石,他说:“斩假石,施工技术好,经过岁月可以达到石砌的艺术感觉。”修建谭延凯墓时,他采用北京被破坏的公主坟的华表,将它搬来“装配”在墓前。他因势利导地根据地形、水流、树木组织一种自然的空间序列,并获得了成功。他反对用“丁字尺”、“三角板”来做规划,而注重结合地形修建道路和建筑,因势而利导。建筑有着众多条件的制约,它受到经济、业主、投资、施工、使用者、土地和必要的设施的影响,在城市和建筑营建的过程中,受到了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变化,绝不是单凭建筑师个人的设想、观念去解决。杨廷宝在长期实践中深深懂得这种变化的脉络。要从诸多复杂的矛盾中去寻求科学、合理的设计途径。凡看到甲方、设计者来请教,他总默默地沉思,他很少口头上去回答,而总是拿张透明纸亲自改图,探讨可能性,总是“你们试试看”,他亲切和蔼的面容,感人肺腑,他总是把客人从办公室一直送到大门口。他深知人的交往是一种友谊和友善,表现在图纸是一种情感和情谊。但他对不理想的设计或做法,又是那么坚决否定。深感建筑师的素养多么重要,在诸多的变化中探索,拿出自己的主见和观点。,现在的建筑艺术未尝不是一种不断考验自己设计能力的挑战,和甲方的沟通不仅是完成项目的一部分,更是给于自己设计能力的挑战,关键在于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有没有确实对设计用心。

“中西合璧”,

杨廷宝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之中,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杨廷宝在南京的手笔可谓到处都是:中央医院、中央体育场、中山陵音乐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国际联欢社、大华大戏院、宋子文公馆、孙科公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说,大到恢弘的公共建筑,小到私人宅邸,说民国时期的半个南京城都是杨廷宝所打造的,一点儿都不为过。他一直在关心着建筑师为人类提供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是否合理、合法、合用。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所设计的作品就已作出了合理功能布局,协调的建筑体型,统一的比例和尺度,并具有中国的建筑风格。和中国其他几位杰出的第一代建筑师一样,杨廷宝的贡献不在于倡导了什么现成的学派,而在于坚持了严谨的现实主义探索精神,努力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探索自己的道路。他们尽可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工作任务对他们的要求,尽心创作,并不断充实自己,力图在不同要求和有限的条件下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这就是他们的贡献。这种精神将激励着后人前进。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建筑史也许该记录这样一次有趣的饭局: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最负盛名的两位建筑师杨廷宝和梁思成,以及他们的学生辈,在北京东安市场一家饭馆就餐。谈话间,杨廷宝突然从位上站起来,又坐下,又站起来,打量着面前的桌椅,然后从怀中掏出卷尺,量好尺寸,一一记录在小本上。他说,这套桌椅只占了极小的空间,而坐着甚为舒服,所以引起了他的注意。杨廷宝的学生回忆,他常常提诸如此类的“小”问题:人的最小空间是多少?人的活动空间至少要多少?一张八个座位的餐桌至少需要多大空间?桌椅的高度该是多少?门把手和门锁装在什么高度才合适?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把钢卷尺、一支笔和一个小记事本,随时记下他所需要的尺寸或画下他认?值得参考的速写。坐在车内,他有时会指着车窗外的城市建筑问学生:这样的处理,合适不合适?好不好?给建筑系学生讲演,学生期待着听“这么一位世界知名的建筑师”大谈设计,他却告白:“我来说说台阶的踏步怎么做,好吗?”然后讲了一大通踏步尺寸与人体的关系云云。后人怀念他:“总之,他一直在关心着建筑师为人类提供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是否合理、合法、合用。”

清华大学图书馆被视为三代建筑师“契合”的经典作品,1919年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设计,12年后由杨廷宝设计扩建,1982年由清华名教授关肇邺第二次设计扩建。关肇邺曾经回忆自己初次见到清华图书馆时的情形。抗战刚胜利,以清华园为伤兵医院的日军撤走不久,到处荒草没膝,满目疮痍,图书馆内大理石地面上满是血污,杂物狼藉,然而“外表的凄凉”丝毫不能掩盖这座建筑一二期设计浑然一体的“内质的壮美”,使人“久久不忍离去”。

毫无疑问,杨廷宝属于最配得上“建筑师”称谓的那一类人。人们说,杨老是实干家,最愉快莫过于工作,最难过莫甚于无所事事、相对谈玄。他的学生记得一个场景:70多岁的老人,用钢笔在大约一尺见方的纸上画着,是一幅精心的设计方案鸟瞰图,线条仍然稳练,但手有点哆嗦大一的时候做测绘练习,测绘完成之后,杨廷宝要求学生在门柱内画一个1.6米~1.7米高的人。他告诉学生,显示门口的大小是以人为尺度的,这是建筑审美中的“以人为本”。至今,齐康仍以这种理念教育着学生。即使现代建筑的结构、空间跨度、材料色泽变了,但本体的精神依然存在。他坚持只有在人与建筑环境的比较中,才能获得整体的认知。1976年,齐康与老师杨廷宝在北京做毛主席纪念堂方案设计。杨廷宝知道齐康身体不好,近来又常替老人们画图到深夜。一天晚上10点多,杨廷宝见齐康还在画方案透视图,就让齐康先去睡。第二天清晨醒来,齐康看到老先生已经帮他画完了整幅图。他特别感动,因为他知道老师是从不开夜车的,但为了他能睡好,老师破例了。“我对学生好,学生也对我好。”齐康从抽屉里拿出一袋牛角面包说,“喏,这是他们给我买的早饭。他们还老买冰淇淋、巧克力给我吃。”齐康此刻的神情,像一个刚打开糖果罐的孩子。齐康对学生也有不满,觉得他们太容易受名利的诱惑,而放弃了在专业上的精进。他感叹,时代不同了,大环境不同了。“我很想把我全部的经验和知识传给学生,但总是刚见他有点成熟,就觉得自己翅膀硬了,飞走了。”

结语

民国那第一代建筑师身上散发的是中国传统匠人的那一份执着和精益求精,在当今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渐渐失去了耐心,草草应付设计作业,这在浪费我们宝贵的青春年华,还助长了一种懒惰的习惯,作为一个建筑师我们要热爱并且勇于去为自己的梦想和理想而奋斗,这样才能不枉此生!

【参考文献】

[1]林少宏.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D].同济大学,2000.

 

[2]童明.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基石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群体[J].时代建筑,2018,(4):164-173.

[3]谷云黎.杨廷宝与路易·康的建筑思想比较[D].广西大学,2005. DOI:10.7666/d.Y727594.

[4]葛珂.杨廷宝建筑设计中装饰装修艺术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1.

[5]齐康.杨廷宝的建筑学术思想——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00周年[J].建筑学报,2002,(3):32-35. DOI:10.3969/j.issn.0529-1399.2002.03.012.

[6]吕海平,朱光亚.杨廷宝早年在沈阳的新建筑探索[J].华中建筑,2009,27(2):29-34. DOI:10.3969/j.issn.1003-739X.2009.02.009.

 

bigfox

清醒的狐狸,喝醉着酒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建筑学作业:近现代建筑师 杨廷宝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